摘要
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后不同时间点牵拉远段神经磁化传递率(MTR)与肢体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后肢为损伤侧,建立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随机将实验兔分为两组,A组(n=12)于术前1天、术后1和3天以及1、2、4、6和8周分别行双侧后肢磁化传递MRI扫描,测量牵拉远段神经及假手术侧神经的MTR值;同时对实验兔的肢体功能进行展趾反射和改良Tarlov评分,分析术后18周MTR值与肢体功能的相关性;B组(n=8)于上述各时间点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牵拉远段神经的MTR值于损伤后1天明显降低,2周时达最低值,48周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各时间点MTR值与假手术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拉伤后1天兔展趾反射及Tarlov评分降至最低;伤后1天1周评分保持较低水平;伤后28周评分逐渐增高、肢体功能逐渐恢复。伤后18周牵拉远段神经MTR值与肢体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638,P<0.01)。病理检查显示术后1周神经开始退变,2周时髓鞘退变最显著,4周后开始恢复。结论:牵拉远段神经的MTR值与肢体功能评分呈正相关,提示MTR值可用于监测伤后神经功能退变及再生的情况。
-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