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便秘,是指因大肠传化失职,粪便在肠腑内秘结停留,腑气不畅,临床以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黄帝内经》最早有相关记载,称"后不利"。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张便秘当从阴阳辨治,有"阳结""阴结""不更衣""不大便""燥屎"等记载。清代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首提"便秘"一名,沿用至今。其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据统计,其高达22%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