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广量大、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特色村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大量特色村镇快速消亡,如何进行特色村镇保护迫在眉睫。认知转向、实施路径和制度建设是其关键。系统梳理了我国村镇规划和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指出我国"特色类"村镇的制度化保护与改造体系面临多要素有机结合的关联性挑战、多层次整体保护的层次性挑战和地域特色彰显的地域性挑战。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特色村镇的认知方法要实现从"要素——类型"向"地区——基因"的"在地性"转变。基于此,在操作层面上,提出"特色村镇地区"这一关键概念,结合特色村镇的理论内涵,从对象、价值、技术、目标等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最后结合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制度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