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在调控水稻产量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长雄蕊野生稻跟粳稻品种中花11杂交构建F2作图群体,考察各单株分蘖角度,用均匀覆盖水稻基因组的125对多态性InDel标记,构建了长雄蕊野生稻分蘖角度InDel分子连锁图谱。共检测到3个分蘖角度相关QTLs(qTA-1-1,qTA-3-1,qTA-7-1),分别位于水稻1号,3号,7号染色体上,共解释21.40%的表型变异。其中,qTA-1-1可以解释6.41%的表型变异,是一个新的分蘖角度QTL位点;qTA-7-1解释了7.84%的表型变异,包含了一个调控普通野生稻分蘖角度的PROG1基因,对亲本进行比较测序分析,发现PROG1编码区中有一个18 bp的InDel、两个3bp的InDel和5个SNP,该差异造成长雄蕊野生稻和中花11中PROG1编码的蛋白不同。本研究构建了第一张高密度长雄蕊野生稻In Del标记遗传图谱,发掘分蘖角度新QTL位点,为育种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水稻理想株型新品种打下基础。
-
单位广西大学;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