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性和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因单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接受二期翻修术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3例, 女性18例;年龄(67.5±7.8)岁, 年龄范围52~79岁。所有患者接受二期翻修术, 术前和术中取关节穿刺液、术中取感染软组织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用药。一期取出假体、清创并使用抗生素间隔物, 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8~12周, 二期感染控制后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 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门诊随访30.1~59.3个月, 术后3、6、12个月以及12个月后每12个月复查1次, 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 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除2例患者失访外, 其余29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 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分别是(39.4±5.6)分、(398.8±39.2)分、(12.5±0.6)×109 /L、(63.3±10.1) mg/L和(83.7±12.5) mm/h, 术后末次随访上述指标分别是(76.9±9.3)分、(649.3±67.5)分、(9.1±0.5)×109/L、(5.3±1.7) mg/L和(10.2±1.6) mm/h。术后末次随访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 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 全身麻醉下经手法牵引复位治疗。2例患者在二期翻修术后8、15个月再次诊断为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取出假体后感染治愈, 1例患者再次接受翻修手术, 而另外1例患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手术。其余2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二期翻修术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感染而且还能够显著地恢复髋关节功能, 这种手术治疗方法的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