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对城市空间人文性维度的忽略或简化,当代城市建设中的重塑空间往往会陷入缺失文化根性与情感认同的现实困境。梳理海德格尔、诺伯舒兹等对“场所”概念的提出和衍生,探讨从“空间”到“场所”的认知视角转化,对于更多维地理解城市及其空间再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场所”概念引导我们以一种更具整体性的眼光把握城市及其空间;其次,“场所”概念凸显了地方性文化知识体系在空间更新中的重要性;最后,“场所”概念鼓励了一种关注城市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再生观念。

  • 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