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儿童胸骨后疝

作者:金惠明; 吴晔明; 王俊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6, 37(02): 114-117.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6.02.008

摘要

目的探讨罕见的婴儿和儿童胸骨后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了36年间(1978年3月至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8例胸骨后疝患儿的资料,复习了患儿明确诊断时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伴发畸形、手术方式及转归。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d至8岁,7例胸骨后疝位于右侧,左侧1例。伴发其他畸形4例,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脐膨出和肠旋转不良,异位肾和右腹股沟疝各1例。结果 8例均经手术证实,疝内容物为横结肠、小肠、肝左叶、胃、大网膜。早先4例采用传统经腹开放入路,后4例选择腹腔镜下修补,其中1例同时作右腹股沟疝修补。8例中4例有疝囊。行疝囊切除1例,除1例2d新生儿伴脐膨出和肠旋转不良术后夭折外,余7例随访复查胸片未见复发。结论胸骨后疝为罕见的先天性膈疝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各异,伴发其他畸形的比率较高,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常见。推荐经腹入路手术,腹腔镜下修补为首选。相比开放手术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早期能进食,缩短了住院时间且外观更美观。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