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双模态影像技术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检查对大鼠早期肝纤维化(HF)的评估价值。方法: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4组、M6组和M8组,每组12只。对照组自由饮食及摄水。模型组(M4、M6、M8组)采用CCl4加乙醇复合法对大鼠进行诱导,M4、M6、M8组分别注射4、6、8周。采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常规MRI及DCE-MRI对大鼠肝脏进行检查。处死大鼠后,取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NP)、Ⅳ型胶原(CⅣ)含量;取肝组织固定后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肝脏无异常变化,而模型组大鼠肝脏的形态发生改变。超声弹性成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弹性值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均P<0.05)。常规MRI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肝脏形态正常,M4、M6、M8组大鼠肝脏出现形态改变,M8组大鼠肝脏变化最为明显。DCE-MRI检查结果显示,随着大鼠HF分级的不断进展,Ktrans、Kep、Ve、iAUC呈依次下降趋势(均P<0.05)。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大鼠HF分级的不断进展,ALT、AST、HA、LN、PCⅢNP、CⅣ呈依次升高趋势(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肝组织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增生。结论:在评估早期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技术中,超声双模态影像技术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可有效地提高评估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能力。
-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