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分析乡土树种青皮在海南岛中部丘陵地区人工林向自然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情况,在270、380 m 2个不同海拔样地的人工林中种植青皮苗木,研究环境条件对青皮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皮的成活率经过初期的下降,在定植1年5个月之后基本稳定。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成活率在各个时间段均高于海拔为270 m样地的青皮,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2个海拔上的青皮苗木的株高和基径的生长没有明显差异。2个样地青皮苗木的株高、基径的净增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增大趋势,且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其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均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海拔为380 m样地青皮的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样地的土壤全磷、土壤全钾含量逐年降低。海拔为270 m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海拔为380 m的样地。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等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样地青皮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提高。由研究结果可知,青皮可在丘陵区不同的海拔地区存活并良好地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中部丘陵区青皮种群的人工恢复种植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