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急性期(1周内)凝血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科自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2例aSAH患者(aSAH组),发病后第1、3天根据患者是否合并DVT,将其分为合并DVT组和未合并DVT组。另外选择100例年龄和性别与aSAH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aSAH患者发病后第1、3、5、7天,对照组入组第1天采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受试者TEG的R值(TEG-R)。aSAH患者发病后第1、2、3、4、5、6、7天采用四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有无DVT。结果 aSAH急性期共73例(36.14%)患者合并DVT。其中无症状性血栓患者66例,症状性血栓患者7例;下肢肌间静脉血栓59例,肌间合并其他深静脉血栓14例。发病后第1~3天合并DVT 68例(93.20%),是DVT的高峰期。发病后第1、3天,aSAH组患者的TEG-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3天aSAH组患者的TEG-R低于发病后第5、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1、3天,合并DVT组患者的TEG-R均低于未合并DV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AH发病后第1~3天内凝血因子功能增强,DVT发生率最高,以无症状性的肌间静脉血栓为主;是否合并DVT与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有关。
-
单位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