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模型大鼠冠状动脉狭窄进展程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SD组、CAS模型组及CAS合并CSD组,每组24只;通过12周喂饲高胆固醇饲料、建立CAS动物模型;采用CSD对CAS模型大鼠实施12周干预,观察、分析4组大鼠焦虑行为、血清致炎因子和CAS斑块以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①与CAS模型组比较,CAS合并CSD组跨格次数、直立次数及粪便粒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AS合并CSD组IL-1β、IL-6水平明显高于C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AS合并CSD组CAS斑块出现率为(95.83±2.87)%,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87.95±5.46)%,均明显高于CAS模型组为(83.33±2.64)%和(75.42±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D可以通过提高大鼠焦虑状态、升高致炎因子水平促进CAS斑块形成,从而加快冠状动脉狭窄进展程度;提示要把"稳定患者正常睡眠"作为冠心病防治的常规手段来落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