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肿瘤标志物在人类医学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R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学发光免疫法(CLEIA)等,这些方法各自存在放射性污染、操作繁琐、检测时间长、价格昂贵等缺点,限制了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医学及肿瘤检测中的应用。新近出现的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的传感器因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极具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生物传感器,利用贵金属纳米结构对周围介质环境变化敏感的基本原理,可将生物分子吸附引发的金属纳米颗粒外界介质折射率的改变转化为可测量的LSPR峰值吸收波长有规律的移动以实现对传感器表面样品的检测,具备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免标记、设备便携、成本低的优点,具备临床检测潜力。但到目前为止,利用此传感器检测与疾病及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类似研究报道较少。在本文中,我们针对LSPR生物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以及我们在此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