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预后的特点,提供完善的资料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和分析2011-2019年云南省收治的12例并殖吸虫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来自云南省7个地市,人群特征以男性、汉族及学生为主;流行病学史明确日临床表现多样;血常规检验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增高、像学检查可发现受损组织器官的改变、并殖吸虫抗体ELISA检查阳性率为100%。病理检查获斯氏狸殖吸虫幼虫2例;临床分型为胸肺型2例,肺外型6例,混合型4例;10例病例有肺外感染,其中皮下包块5例、腹腔4例、肝脏3例、心包2例、脑1例。患者确诊前往往长期误诊误治,予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1~4疗程后均痊愈。结论并殖吸虫能侵犯人体不同组织器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误诊误治;血常规检验嗜酸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增高应高度怀疑并殖吸虫感染,并殖吸虫抗体ELISA检查阳性率高,发现病原体可确诊;流行病学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