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PCR(A方法)、Carba NP试验(B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C方法)、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mCIM,D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E方法)5种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CPE)方法的成本和检验性能。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搜集具有相同或相似设计、相同目的和独立结果的关于CPE检测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09年5月~2019年5月。对各方法的成本和检验性能数据进行提取,将效用中的"灵敏性、特异性、简便性、快速性"等4个医学检验专业性指标量化为具体数值,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 analysis,CEA)、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和多属性效用理论(multi-attribute utility theory,MAUT)对5种检测CPE的方法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A、B、C、D、E方法的成本分别为210.00元、22.00元、10.50元、6.00元和60.00元,A、B、C、D、E方法的CEA的C/E分别为210.00、22.96、10.66、6.14和60.00。A、B、C、D、E方法的CUA的C/U分别为302.16、32.13、19.30、11.13和80.00。A、B、C、D、E方法的MAUT值分别为42.56、5.00、2.54、1.63和12.56。结论从CEA、CUA及MAUT的角度看,改良碳青霉烯灭活法的经济学价值最好,一般情况下可作为常规检测CPE方法;但其操作时间长,在临床严重感染需要快速检测时可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更兼具经济性和快速性。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