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员,"双减"政策能否真正落地,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双减"给教师带来的系列挑战 《意见》明确要求,要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这给教师带来了系列挑战. 第一,课堂教学质量急需提升."双减"减掉了学生、家长的负担,背后指向的是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只有学校教育做到让学生在校内"吃得饱""吃得好",才能满足家长、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要求,促使"双减"有效落地.《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并要求"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生课外学得少了,课后作业时间也少了,意味着教师在课堂内要将新授内容与练习时间融为一体,才能达到"轻负高效",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同时,家长对"学足""学好"的标准各有差异,给教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