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刺槐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策略,为植被恢复过程中人工刺槐林的造林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实验法,以1年生刺槐幼苗为实验对象,设置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90%,60%~75%,45%~60%,30%~45%),研究水分胁迫下刺槐幼苗的适应机制。[结果]①中度(45%~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5%)明显抑制幼苗生长,其株高、地径和冠幅显著低于对照组(75%~90%),轻度水分胁迫(60%~7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实验结束时其生长状态优于对照组;②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加深,刺槐幼苗根磷含量升高,比叶面积和比根长减小,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增大;③中度(45%~60%)和重度水分胁迫(30%~45%)显著减少了幼苗的生物量积累,提高了幼苗的根冠比。[结论]刺槐幼苗通过将同化物质相对多的投入到防御组织的策略来适应干旱环境。重度水分胁迫严重抑制幼苗的生长,而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幼苗能取得最大生长收益。
-
单位中国科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