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原位覆盖材料对表层沉积物砷(As)的钝化效果,选择可推广应用的锁磷剂(LMB)和增氧剂(CaO_(2 )+ CaCO_(3)),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应用微电极技术和高分辨率平衡式间隙水采集技术(HR-Peeper),研究覆盖材料对沉积物中砷(As)钝化的影响机制。实验共设置锁磷剂组、增氧剂组和对照组共3个处理组,分为四个实验阶段(加入覆盖剂后的第4天、30天、90天和150天)。结果表明,锁磷剂与增氧剂可有效去除沉积物中的As。锁磷剂覆盖最高可降低50.86%的溶解态As,影响深度-100 mm,有效期150天。增氧剂覆盖最高可降低55.52%的溶解态As,影响深度-100 mm,90天后效果减弱。锁磷剂与增氧剂覆盖显著降低了溶解态As的释放通量。锁磷剂上的镧离子对砷酸盐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去除溶液中的砷酸盐。此外,锁磷剂及增氧剂增加了沉积物-水界面中的Eh值,使Fe(II)被氧化成Fe(III),吸附As,降低As浓度。此外,溶解态As与Fe(II)在沉积物剖面上同步变化且显著正相关(P < 0.001),证实了Fe和As的耦合释放机制。研究可为淡水生态系统中As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支撑。
-
单位湖南省水利厅; 河海大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