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不明原因猝死地区隐花青鹅膏的毒性研究

作者:杜进良; 瞿鹏飞; 李玉华; 聂胜洁; 段婷; 习严梅; 刘凯; 马琳; 唐雪; 龙武; 王蕊; 瞿勇强; 雷普平*; 王跃兵*
来源: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2, 37(01): 54-59.
DOI:10.13618/j.issn.1001-5728.2022.01.012

摘要

目的探究云南不明原因猝死案件事发当地隐花青鹅膏的毒性及毒理机制。方法采集事发地的隐花青鹅膏,经基因测序鉴定种属后制成干粉和熬煮物,SD大鼠灌胃染毒,提血清测定肝、肾功能以及心肌酶谱的生化指标。灌胃染毒7次后,取大鼠心肌、肝脏和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最后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结果高剂量灌胃的两实验组大鼠在灌胃3次后出现活动减少、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灌胃1次后各实验组的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均明显升高(P <0.05);两高剂量实验组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发现,各实验组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熬煮物组肝细胞水肿明显,干粉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高剂量组的心肌、肝细胞和肾小管变化较明显。透射电镜发现,各实验组大鼠的肝细胞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干粉组还伴有溶酶体增多、脂滴现象,部分心肌原纤维断裂。结论YNSUD事发地的隐花青鹅膏对SD大鼠具有明显的肝毒性和心肌毒性,熬煮不能灭毒,食用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心肌毒性可能是YNSUD发生的原因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