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生物炭协同硫酸亚铁修复铬污染土壤

作者:裴一青; 杨一鸣*; 杨艺鹏; 宋玲彦
来源:山东化工, 2023, 52(04): 208-212.
DOI:10.19319/j.cnki.issn.1008-021x.2023.04.037

摘要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限氧和高温条件下制备成生物炭,并加入KOH溶液对玉米秸秆生物炭进行碱改性处理,利用FTIR、SEM和TGA等测试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考察材料的理化性质,并通过稳定化实验,研究改性生物炭协同硫酸亚铁对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后生物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得到强化,出现明显的孔隙管道结构,呈现蜂窝形状,且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由稳定化实验结果可知,改性生物炭协同硫酸亚铁对铬污染土壤有良好的稳定化效果。最佳的稳定化修复条件为5%投加比例的KBC和7 d的养护时间。土壤中总Cr和Cr(VI)浸出浓度、Cr(VI)含量分别为0.144 mg/L和0.135 mg/L,22.53 mg/kg,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总Cr和Cr(VI)的浸出限值1.5 mg/L和0.5 mg/L以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30 mg/kg的限值要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