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2020年到我社区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分析,以期提高高危妊娠管理水平,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辖区2020年1月—12月在社区中心建立母子健康档案的孕妇信息,按照北京市《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表》和《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表》,进行高危孕妇筛查、分级和统计。结果 2020年1月—12月在我社区建册孕妇817例,其中本地户籍728例、外地孕妇89例。检出高危孕妇608例,高危妊娠发生率74.4%。其中,一般风险者443例,排名前3位高危因素分别是年龄≥35岁、BMI>25 kg/m2或<18.5 kg/m2、妊娠期糖尿病(无需药物治疗);较高风险者151例,排名前3位的较高风险高危因素分别是需要药物治疗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年龄≥40岁或BMI>28 kg/m2(并列)、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药物治疗)或各类子宫手术史(并列);高风险者14例,高风险高危因素分别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妊娠(或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以及胎盘早剥、需要药物治疗的垂体泌乳素瘤、易栓症等。608例高危孕妇均受到系统性管理,无一例孕产妇死亡。结论什刹海社区建册孕妇中的高危妊娠占比很高,其中高龄、体重异常、合并疾病是主要风险因素,且多种因素混杂,需要就此展开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