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创作背景与音响氛围分析的角度对肖邦的前奏曲《雨滴》(Op.28,No.15),进行了情感内涵的深入挖掘。笔者在基于掌握作曲家当时大量的生活背景资料的基础上,对于肖邦在曲中所用的赞美诗主题及"葬礼"氛围的主题进行了推论:这两个主题的来源实际上是一种个体精神状态的象征与情感流露。最后基于"雨滴"这一标题的争议性,表达自己对乐曲中"持续音"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