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抑菌活性化合物3-酰基硫代季酮酸为先导,根据3-酰基硫代内酯与蛋白质C171Q KasA的结合模式,设计、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5位取代不同的3-酰基硫代季酮酸衍生物。筛选了目标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的抑菌活性。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在浓度为50μg·mL–1时对供试菌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1c和11i具有最高的广谱抑菌活性。11c和11i对供试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值分别为1.9~10.7μg·mL–1和3.1~7.8μg·mL–1,而嘧菌酯(azoxystrobin)、多菌灵(carbendazim)和氟吡菌酰胺(fluopyram)3种杀真菌剂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30、4.22和大于50μg·mL–1;对新月弯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6.7、41.7和0.18μg·mL–1;对禾谷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22.4、0.42和0.43μg·mL–1;对番茄尖镰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4.3、0.12和大于50μg·mL–1。对目标化合物对抗新月弯孢菌的结构及活性进行分析,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预测能力(q2=0.9816、r2=0.8060),其可靠性得到进一步验证。5位苯亚甲基上的不同取代基对目标化合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在苯亚甲基苯环上引入卤素原子可以提高目标化合物对供试菌的活性。

  • 单位
    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