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水压灌肠与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949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 根据复位方法分为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组(471例)和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组(478例)。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复位时间、复位成功率、肠穿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463/471, 98.3%)高于空气灌肠组(449/478, 9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48 h以内的患儿中, 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388/396, 98.0%)高于空气灌肠组(373/400, 9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岁以内患儿中, 水压灌肠组复位成功率(117/121, 96.7%)高于空气灌肠组(102/123, 8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1岁以下、发病时间小于48 h的肠套叠患儿,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疗效优于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 可作为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
-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