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机械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现状评估

作者:黄志辉; 何卓识; 纪亮; 王运静; 王宏丽; 王军方*; 尹航; 丁焰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3, 36(11): 2108-2117.
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3.10.20

摘要

国内工程机械保有量长期缺乏官方统计数据,导致计算机械排放量时缺少官方数据来源.为掌握我国工程机械保有和排放情况,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以及基于工作时间的工程机械CO2和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开展我国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研究,利用本地化的工作时间和排放因子,评估分析了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2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趋势和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工程机械CO2排放因子与机械功率段存在一定关系,我国机械CO2排放因子与欧洲单位功率油耗换算确定的结果接近,是国六阶段重型货车排放因子的120%~133%.(2)基于美国NONROAD曲线并结合我国调查的中值寿命和销量数据,利用本地化排放系数,计算得到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CO2、NOx、PM的排放量分别为1.52×108、141.18×104、7.16×104 t,其中NOx和PM排放量与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2年)》数据差异较小;扣减叉车后的工程机械保有量分别为汽车的1%、重型货车的32%,其CO2、NOx、PM排放量分别为汽车的13%、20%、109%,为重型货车的34%、26%、211%,说明工程机械减污降碳潜力较大.(3)从机械类型看,叉车、挖掘机、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保有量和排放量的主要贡献者;从区域看,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浙江省等地区工程排放总量相对较高.(4)2015-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保有量以及CO2、NOx、PM排放量分别增长6.7%、2.6%、-3.6%、-3.5%,工程机械CO2和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初步遏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实施对NOx、PM减排贡献显著,淘汰方案的变化对CO2排放贡献显著;新能源机械推广对CO2、NOx、PM减排有一定的贡献.研究显示,基于存活曲线的保有量获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工程机械保有量缺少官方统计数据的问题;工程机械污碳融合清单的编制为移动源减污降碳协同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加大对老旧工程机械的淘汰力度、制定实施污染物和二氧化碳协同标准、加快推广新能源机械,可有效推进工程机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