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淋巴管受累的临床特征

作者:张令令; 高兰; 张国华; 罗俊丽; 沈文彬; 王玉华*
来源: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1, 15(01): 33-38.

摘要

目的分析13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患者中RA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等数据。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9例,入院平均年龄(52.4±13.0)岁,RA发病平均年龄(35.2±14.2)岁,病程平均为(18.1±10.8)年。合并淋巴管受累平均年龄(43.6±17.0)岁,有肢体淋巴水肿或乳糜性胸腹水等淋巴管受累症状的病程为1~40年,中位病程2年。13例患者入院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平均为(4.2±1.4)分,10例有手关节或膝关节畸形。淋巴管受累方面:1例表现为乳糜腹,5例下肢水肿,5例上肢水肿,2例上下肢均有淋巴水肿。4例患者因淋巴管受累入院前经过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入院前长期单用小剂量激素治疗,4例入院前服用中药或间断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2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经过抗风湿药物治疗后淋巴水肿较前明显改善,7例患者抗风湿治疗的同时行淋巴重建手术,除1例失访外其余随访2年效果良好,1例自动出院后失访。结论 RA可以累及淋巴导管导致肢体淋巴水肿或乳糜性胸腹水,应引起风湿科医生的重视。RA长期不达标可能是导致淋巴水肿的原因之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