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儒家“闻”的言说传统,远绍殷人直引文本话语的“有闻曰”,近承周人化用“旧事”“古语”的“我闻曰”,始终贯串着以引用来传播话语的本质功能。孔门师徒将春秋君臣议政加主语的“闻之曰”转化为论学话语,并赋予其始于求知、重在领悟、终于践行的理论内涵。上博简《从政》为“闻之曰”格式的经典化呈现,其无主语与来源的“闻之曰”是对“丘闻之某人(或某文本)有言曰”的缩略改写,象征着孔子言论承传的一种模式,即灵活运用口传与书写两种形态来传播孔子的转述话语。孔门弟子后学素以“子曰”强调孔子言论的权威性,为树立夫子“作者之谓圣”的形象,进而将孔子的转述话语也冠以“子曰”,使得“闻之曰”这一“有意味的形式”逐渐湮没无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