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性矫治矩形附件磨除和固定矫治金属托槽脱粘对附件及托槽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的影响。方法收集80颗离体恒牙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以牙冠中心为中心, 选择5 mm×5 mm的正方形粘接区域, 并按照该区域内或通过该区域是否有裂纹分为无裂纹组和有裂纹组。其中无裂纹组随机分为附件A组和托槽B组, 有裂纹组随机分为附件C组和托槽D组, 每组各20例。比较各组实验前后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裂纹数量、裂纹总长度及最长裂纹的长度和宽度)的差异;有裂纹组内C、D组间牙釉质裂纹变化的差异。结果附件A组树脂附件和托槽B组金属托槽及残余粘接剂去除并进行牙面抛光后, 粘接区域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实验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附件C组实验后牙釉质裂纹数量的M(Q1, Q3)为1.00(0.25, 1.00)(P=0.007), 裂纹总长度的均值为(1548.69±1230.37) μm(P<0.001), 最长裂纹的长度均值为(1471.56±1163.87) μm(P<0.001), 宽度均值为(7.34±5.62) μm(P=0.034), 较实验前略有减小;托槽D组实验后裂纹总长度M(Q1, Q3)为2184.00(849.80, 3097.36) μm(P=0.023)、最长裂纹的长度M(Q1, Q3)为1676.98(638.59, 2493.69) μm(P=0.006), 宽度均值为(7.74±4.89) μm(P=0.037), 较实验前也略有减小。结论矩形附件和金属托槽的去除过程并不会导致粘接区域新裂纹的出现;原本粘接区域有裂纹的牙齿, 在矩形附件或金属托槽去除并进行牙面抛光后, 粘接区域原有的牙釉质裂纹特征测量值可能会略微减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