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学界用"君权神授"与"君权民授"理论概括王权的起源这对于解释印度的王权合法性存在重要局限。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王权起源说将二者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之内,而王权的本源不在于授权行为的主体,而在于谁需要王权。自吠陀时代到列国时代,印度王权起源说的主流是以人民需求王权为前提条件的"君权民需"理论,即"下源理论"。由于该理论将国王候选人的遴选任务交给了神灵,从而为神的作用留下了可以扩展的可能性;自孔雀王朝之后,王权经历了神化的过程,即"上源理论"。但是,由于印度的多神崇拜传统,王权在神化的过程中难以获得专断性的地位,它并未因自身的神化而得到加强,反而最终被弱化了。

  • 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