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及抗血小板治疗后的凝血功能监测中的相关性、一致性以及对并发症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自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予抗血小板治疗,5d后分别采用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时间、K时间、α角度、最大幅度(MA)]和常规凝血试验[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计数]行凝血功能监测。分析该两种凝血功能监测方法评估凝血状态时的相关性、一致性,及其判断并发症(症状性脑出血或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R时间与APTT、K时间与APTT、α角度与FIB、α角度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关系,K时间与FIB、K时间与血小板计数、α角度与APTT呈负相关关系。(2)R时间与APTT(κ=0.266,P=0.000)、K时间与APTT(κ=0.134,P=0.024)、α角度与FIB(κ=0.162,P=0.007)在评估高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R时间与APTT(κ=0.211,P=0.001)、K时间与APTT (κ=0.198,P=0.002)、K时间与血小板计数(K=0.388,P=0.000)、α角度与血小板计数(κ=0.099,P=0.041)在评估低凝状态时具有一致性。(3)血栓弹力图判断症状性脑出血的敏感性为73.68%,而常规凝血试验为47.39%;血栓弹力图判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敏感性为17.65%,而常规凝血试验为58.82%。结论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的部分参数存在相关性,且在评估凝血状态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常规凝血试验判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更为敏感,而血栓弹力图在判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风险方面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