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与目的:T1期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预后良好,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容易出现复发转移与死亡等不良生存结局,预后较差。本研究探讨影响T1期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早期识别高风险的T1期乳腺癌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1 250例T1~T3期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T1期与非T1期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T1期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及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下T1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差异,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曲线差异。结果:1 250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中,T1期261例(20.88%),非T1期(T2和T3期) 989例(79.12%)。与非T1期比较,T1期患者BMI值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少、不利生物学特性少、生存预后好(均P<0.05)。T1期患者随访期间共15例死亡,40例出现复发转移。中位OS时间为94 (5~132)个月,2、5、10年OS率分别为97%,95%和94%。中位DFS时间为92 (4~138)个月,2、5、10年DFS率分别为95%, 88%和82%。多因素Cox风险模型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HR=4.904,95%CI=1.588~15.144, P=0.006)和不利生物学特性(HR=4.241, 95%CI=1.433~12.552, P=0.009)是T1期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HR=3.118,95%CI=1.553~6.262,P=0.001),不利生物学特性(HR=2.295, 95%CI=1.034~5.093, P=0.041)和Ki-67>14%(HR=2.258, 95%CI=1.079~4.723, P=0.031)是T1期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T1期患者中,伴有利生物学特性患者的OS及DFS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伴不利生物学特性的患者OS及DFS最差(均P<0.05)。结论:T1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较好,但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不利生物学特性是T1期乳腺癌患者早期复发转移及死亡的危险因素,联合生物学特性可进一步识别腋窝淋巴结阳性T1期乳腺癌高危患者,为T1期乳腺癌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