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HF组),根据CHF患者出院3个月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36例)和预后良好组(9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入组对象外周血mt DNA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mt DNA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CHF组患者外周血mtD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mtDNA、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HF患者外周血mtDNA的表达水平与NYHA分级、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呈明显正相关,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明显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tDNA(OR=1.789)、NYHA分级(OR=3.049)是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左心室射血分数(OR=0.634)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tDNA预测C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52(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15%、77.24%。结论 CHF患者外周血mtD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对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CHF的诊治及预后改善提供指导。

  • 单位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