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多焦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Multifocal LASIK)后角膜非球面特点及其与手术效应的关系.方法 对主视眼(对照眼)接受常规LASIK手术,非主视眼(实验眼)接受多焦点LASIK手术.主要检测项目:角膜地形图(分析角膜非球面特点)、对比敏感度、调节幅度、分析术后角膜非球面特点.结果 多焦点眼术前调节幅度平均为为(-4.11±1.11)D(-2.00~-6.25D),术后6月平均为(-4.95±0.83)D(-3.25~6.50D),术后和术前比,平均增加(0.84±0.61)D(0~-2.25D).手术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6mm拟合球面Q值,术后6月,实验眼O值平均为0.081±0.274(-0.53~+0.53),对照眼为0.464±0.266(-0.02~+0.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mm拟合球面Q值,术后6月,实验眼Q值平均为-0.235±0.386(-0.944~+0.424),对照眼为0.259±0.328(-0.013~+0.8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多焦点眼术后较术前向负Q值反转,而对照眼趋向正Q值.结论 多焦点LASIK手术后角膜中央区非球面特点是拟调节力产生的根源.
-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