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幼儿共情能力及其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张婷婷; 杨子珺; 李英霞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2019, 40(09): 1404-1406.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9.09.036

摘要

目的探讨幼儿共情能力的发展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为提升幼儿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衡水市4所幼儿园288名3~5岁儿童及其母亲参与研究,幼儿完成16个情境故事实验,母亲填写母亲教养方式问卷。结果随年龄增加,幼儿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能力均提高(F值分别为150.40,104.10,P值均<0.01)。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教养方式与幼儿共情能力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0.26,-0.22,P值均<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年龄、溺爱型、专制型、不一致型和放任性对幼儿共情能力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73,0.15,-0.17,-0.15,-0.09,P值均<0.05)。结论幼儿共情能力与幼儿年龄和母亲教养方式有关。母亲应避免消极教养方式对幼儿共情能力发展的破坏作用。

  • 单位
    衡水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