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2001—2011年中国中西部城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和2011年有代表性的中西部城市STEMI住院患者样本。第一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协作医院3个特定年份的研究病历,以提取临床信息。对每年度分别进行加权处理。结果共计31家协作医院的3 073例STEMI病例纳入研究。2001—2011年,STEMI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011年中位年龄63岁,女性比例24.7%。有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从2001年的36.2%升至2011年的40.3%(趋势P值=0.031),有3个及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从11.4%升至19.1%(趋势P值=0.001 5)。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比例由2001年的0.7%增至2011年的28.2%(趋势P值<0.001);溶栓治疗比例则由63.1%降至22.8%(趋势P值<0.001)。氯吡格雷使用率由2001年的1.4%升至2011年的91.4%(趋势P值<0.001);他汀类药物由22.5%升至96.6%(趋势P值<0.001);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2011年为56.9%,与2001年相比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使用率从2001年的72.5%降至2011年的68.5%(趋势P值=0.022);硫酸镁的使用率从26.7%降至20.4%(趋势P值=0.17)。肌钙蛋白检测率从2001年的12.6%增至2011年的58.2%(趋势P值<0.001)。7 d病死率2001、2006和2011年分别为8.3%、7.9%和5.4%,死亡加放弃治疗率分别为8.3%、10.3%和8.3%。经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患者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后,7 d病死率并无下降趋势。结论 2001—2011年,中西部城市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快速发展,新药使用大幅增长,但价格便宜、疗效明确的老药使用不足,且患者结局也并未得到改善。
-
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