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联合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作者:周嵘; 黄玥; 黄颖; 吴炜璐; 曹天雄; 曾繁余*
来源:华夏医学, 2019, 32(03): 96-100.
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19-03-024

摘要

目的:将吲哚菁绿(ICG)联合亚甲蓝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SLNB),比较双示踪剂显示的SLN与单示踪剂显示的SLN之间SLN检出率及转移阳性率,探讨该示踪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40例术前病理诊断乳腺癌的患者,采用ICG与亚甲蓝联合示踪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术中SLNB。将检出的SLN分为4组:联合组,即有亚甲蓝显色或ICG荧光显影的SLN;亚甲蓝组,即有亚甲蓝显色的SLN;ICG组,即有荧光显色的SLN;无显示组:既没有亚甲蓝显色也没有ICG荧光显影的SLN。分析比较联合组、亚甲蓝组及ICG组之间的SLN检出率、转移阳性率。结果:联合组SLN检出率99.3%(139/140),高于亚甲蓝组92.9%(130/140)及ICG组95.0%(13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SLN检出率高于亚甲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LN转移阳性率(6.27%)高于亚甲蓝组(5.32%)及ICG组(6.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SLN转移阳性率高于亚甲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G联合亚甲蓝应用于乳腺癌SLNB中,可以得到较高的SLN检出率,检出更多转移的SLN,有利于准确进行腋窝淋巴结分期。

  • 单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