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患者综合管理2年死亡情况,以探讨综合管理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复兴医院至少每3个月就诊1次的慢性心衰患者381例,按照随机原则及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管理组(194例)和对照组(187例)。管理组采取患者自我管理为基础、全科医生管理为主、专科医生定期指导的全方面管理,对照组为患者常规就诊。对患者随访2年,记录患者死亡情况及死亡原因,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础肾功能不全病史、肌酐(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随访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服用率、β-受体阻滞剂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管理组有130例(67.0%)患者完成2年随访,39例(20.1%)患者死亡,其中心源性死亡13例,感染性死亡11例,其他原因死亡15例;对照组有104例(55.6%)患者完成2年随访,56例(29.9%)患者死亡,其中心源性死亡18例,感染性死亡25例,其他原因死亡13例。两组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P=0.007);两组感染性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04),两组心源性病死率、其他原因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5、0.03,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基础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空腹血糖(FP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随访中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未进行综合管理、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基础高Cr是感染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龄、基础低LVEF是其他原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非心源性死亡;综合管理能够降低全因死亡,主要为降低感染性病死率。应重视对慢性心衰患者全方位综合管理以降低病死率。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