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联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应用于移植术中常见病原体检测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临床移植术后常见的24种感染病原体,设计qPCR检测体系的引物探针序列,以每种病原体的标准质粒做qPCR反应验证;优化本实验中每种病原体反应体系的引物探针效果及浓度,分析确定qPCR方法的灵敏度、相关系数(R2)、扩增效率(E)后,用四川省人民医院移植ICU提供的肝肾移植患者标本22例做检测体系的应用验证:提取标本的总核酸100μL/(人)份,均分为二,分别以多联qPCR反应体系检测,以高通量测序方法(NGS)分析微生物种类;同时对移植患者的标本2 mL/份做微生物培养法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将NGS法作为金标准,分析多联qPCR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其与培养法和NGS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所建立的qPCR检测体系24种病原体的qPCR检测下限均达到101cp/μL,均为R2>0.99;对临床肝肾移植患者标本的病原体阳性检出率59.1%(13/22),NGS法相应为63.6%(14/22)(P>0.05)、微生物培养法为18.2%(4/22)(P<0.05)。检出的病原体比例: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 30.8%(4/13)、巨细胞病毒(HCMV) 23.1%(3/13)、EB病毒(EBV)23.1%(3/13)、人细小病毒B19 15.4%(2/13)、流感嗜血杆菌(Hin)15.4%(2/13)、屎肠球菌(Efm)15.4%(2/13)、艰难梭菌(Cd)15.4%(2/13)、大肠杆菌(Eco)7.7%(1/1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 7.7%(1/13)、肺炎克雷伯菌(Kpn)7.7%(1/13)、粪肠球菌(Efa)7.7%(1/13)、肺炎链球菌(Spn)7.7%(1/13)。3种方法的病原体检出一致率32%(7/22),其中多联qPCR法和NGS法的一致率为59%(13/22)和培养法的一致率41%(9/22)。结论 相较于微生物培养法,多联qPCR法对临床移植术中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用时短、成本低;多联qPCR法结合NGS法、培养法有助于临床快速判断患者移植术后病原体感染状况。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