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维持自主呼吸对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 年龄18~60岁, 体质量指数18.5~28.0 kg/m2,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诱导期维持自主呼吸组(S组, 30例)和控制呼吸组(C组, 30例)。S组使用依托咪酯0.2~0.3 mg/kg(200 ml/h泵速泵注)和瑞芬太尼2 μg/kg[缓慢注射(>30 s)]进行麻醉诱导;C组使用依托咪酯0.2~0.3 mg/kg、瑞芬太尼2 μg/kg[缓慢注射(>30 s)]和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降至80且对语言刺激无反应后, S组用面罩紧密贴合面部, 维持自主呼吸;C组进行手控正压通气。分别在气管插管后即刻(T1)和转运至恢复室15 min后(T3)收集患者肺不张评分, 在气管插管后5 min(T2)及T3收集氧合指数。记录术后第3天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 其中S组27例, C组29例。与C组相比, S组T1和T3时肺不张评分降低[T1时:(2.4±0.8)分比(4.2±0.7)分, t=-9.12, P<0.001;T3时:(8.2±1.8)分比(10.5±1.6)分, t=-4.96, P<0.001], S组T2和T3时氧合指数增加[T2时:(334±11)mmHg(1 mmHg=0.133 kPa)比(323±13)mmHg, t=3.45, P=0.001;T3时:(362±23)mmHg比(347±25)mmHg, t=2.31, P=0.025]。C组与S组术后第3天PPC发生率分别为20.7%(6/29)和18.5%(5/2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 P=0.838)。结论腹腔镜胃肠道肿瘤切除术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期维持自主呼吸可以减少全身麻醉所致肺不张, 改善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