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NCEP资料、MICAPS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13年3月13日晚在广西出现的混合型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后显示,此次强对流天气出现在500 hPa的冷空气先行侵入,形成上干下湿的强烈位势不稳定状态下,200 hPa急流入口右侧的辐散气流,加强了上升运动,弥补了缺少高空槽前抬升机制的不足。地面锋面在广西境内摆动,白天气温偏高,不稳定能量得到积聚,随着切变线及辐合线南压,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层中层风速及风向的强垂直切变与低层正值螺旋度相配置,是产生大风的动力条件。对流层中层的强势正涡度在下传过程中,使地面气旋性辐合加强,形成旋转大风,将南海湿润充足的暖湿空气卷入吴圩附近,冷空气从西北面楔入,抬升暖湿气流,对流发展,在辐合线以南约50 km处形成短时强降水。强的风垂直切变环境中,动力效应加强了上升气流的强度,使得冰雹得以在较小至中等强度的CAPE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