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中药黄芪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得到黄芪的有效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TTD、DisGeNET等数据库查找与膜性肾病相关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析黄芪治疗膜性肾病的作用靶点与有效成分之间关系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黄芪治疗膜性肾病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相似性筛选出黄芪有效成分20个,并得到有效成分作用靶点180个。在GeneCards、DrugBank、TTD、DisGeNET等数据库中筛选膜性肾病相关靶点3191个。利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黄芪治疗膜性肾病之间疾病、药物、分子和靶点关系网络共621条。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得到黄芪治疗膜性肾病生物功能特性主要有细胞因子受体结合性、受体配体活性、DNA结合转录激活活性、RNA聚合酶Ⅱ型特异性、细胞因子活性等,涉及的关键靶点主要有蛋白激酶、炎症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等,其作用的关键通路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结论:黄芪通过多靶点、多生物功能特性、多通路治疗膜性肾病,其中MAPK信号通路为关键通路,黄芪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炎症、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治疗膜性肾病。
-
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