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空影像关联技术在胎心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彧; 齐禹; 张颖*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 41(05): 781-787.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0.0102

摘要

【目的】比较电子时空影像关联(eSTIC)技术与常规时空影像关联(STIC)技术在显示胎儿心的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胎心超声检查的180名孕妇。由一名经过培训的超声医生分别使用STIC与eSTIC技术获取入组胎儿心的容积数据并存储。由另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对获取的容积数据进行线下分析,比较两种容积数据对正常心结构的显示率。【结果】eSTIC技术对胎儿四腔心切面(93.33%vs. 78.33%)、左室流出道切面(87.22%vs. 75.56%)、右室流出道切面(78.89%vs. 66.11%)、三血管-气管切面(84.44%vs. 70.56%)、主动脉弓切面(72.78%vs. 60.00%)、动脉导管弓切面(81.11%vs. 63.33%)、室间隔三维重建切面(81.67%vs. 60.56%)、房室环重建切面(68.33%vs. 51.11%)的显示率及心内各结构平均显示率(80.97%vs.65.69%)均明显高于STIC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eSTIC技术获取的容积数据比STIC能提供更清晰的结构信息。eSTIC技术可以作为二维扫查的有效补充,提供二维难以直接显示的心结构,辅助临床诊断。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