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量效关系总结张志远运用大黄的临证经验。围绕大黄寒沉藏、泻热存阴和味臭香、性走不守的功效基础,将大黄用量分为小剂量1~3 g、中剂量6~18 g、大剂量30~60 g不同剂量段。总结认为大黄的量效关系为小剂量健胃、降逆、通经、行药力,用于治疗各种饮食积滞、逆气上冲所致的脾胃病及瘀血闭阻所致的月经后期、闭经、痹证等;中剂量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各种热证;大剂量破血攻积,用于治疗神志病。同时将不同剂量大黄分别与他药灵活配伍,即小剂量大黄配伍赭石、半夏,中剂量大黄配伍石膏,小剂量、中剂量大黄配伍栀子、茵陈,不同剂量大黄配伍桃仁,以产生更多功效而扩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