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宏观审慎政策应该采取何种规则形式实现金融稳定目标,以及在实践操作中,具体规则对于宏观审慎政策所赋予的量化含义是宏观审慎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综合纳入贷款价值比、可变资本充足率、差别存款准备金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核心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变量,比较后顾型、泰勒型、前瞻型三种宏观审慎规则形式下外生冲击的社会福利效应和脉冲响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形式对金融稳定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传导路径,以及整个经济系统均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前瞻型宏观审慎政策规则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效果最好,泰勒型规则次之,后顾型规则最差。据此,为改进我国宏观审慎政策的决策和操作,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金融稳定是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优单一目标选择;加强预期管理,改进统计体系以弥补信息缺口,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指标;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配合与协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