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高考语文试题的阅读主观题常常把"如何"作为发问词进行提问。在一次大型的模拟考试中,实用类文本的主观题有这样一个问题:"应如何评价百年新诗,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结果很多学生都侧重于"如何"的评价方式进行作答,即从"角度""途径""方式"等内容来组织答案,而对所提供的参考答案——侧重对"新诗"的认识、理解和看待等方面的内容——不太认同,科组讨论时也是争议不断,较难达成一致的定论。那么,针对这一以"如何"为发问词而进行提问的主观问答题,到底该如何审视?其问题的导向又指向哪里?学生到底该如何作答?该如何构建"如何"的答题角度?又该如何从思维的层面进行问题的归类和高考题型的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