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民事诉讼领域,如何对待非法证据的排除问题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法律制度、法律思维、诉讼模式、法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各国民事诉讼对待非法证据的态度及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差异,并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即宽松模式、证据关联模式、法官心证模式、严格排除模式。我国民事诉讼中对这一问题采用的是严格排除模式,但立法与审判实践衔接度不高。我国民事诉讼对此问题规定过于严格,在审判实践中难以适用,通过明确非法证据排除界限,加入重大违法评判这一内容,然后制订配套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使得对非法证据的审查合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