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地西泮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6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207例患者,其中男150例、女57例,平均年龄(62.02±8.38)岁。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法,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地西泮后房颤发生率区别。结果 207例患者中,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患者有53例,术前应用地西泮患者有154例。匹配前两组高血压患者占比、吸烟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1∶1倾向性匹配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地西泮组,匹配后两组数据分布均匀。通过匹配后提示,右美托咪定组术后房颤发生率较地西泮组低[5例(5/53)vs. 16例(16/53),P=0.007]。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无明显差别,且右美托咪定组在监护室停留时间[(21.28±2.69)h vs.(22.80±2.56)h,P=0.004]及机械通气时间[(18.53±2.25)h vs.(19.85±2.01)h,P=0.002]更短。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糖尿病与术后房颤发生率上升有关(P<0.05)。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较地西泮术后房颤发生率低。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是术后房颤的保护因素,高龄、吸烟和糖尿病是术后房颤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