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张量成像预测兔超急性期脑梗死后出血

作者:全冠民; 袁涛; 雷建明; 刘怀军; 李顺姬; 杨洁; 曹志勇; 李彩英; 耿左军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 (10): 1519-1522.
DOI:10.13929/j.1003-3289.2008.10.057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超急性期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兔脑梗死后出血(HT)的预测作用。方法35只兔经颈内动脉插管注入自体血栓建立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模型。术后3 h常规MR检查,证实为脑梗死后行兔脑冠状面DTI,72 h后处死动物、取脑,观察大体标本及显微镜下梗死区有无出血及其程度,比较HT组与无HT组、有HT动物的HT区与非HT区、HI与PH区DTI参数变化差异。结果26只动物(74.29%)模型制作成功,无HT者8只(30.77%,8/28)、HT者18只(69.23%,18/26),HT组包括HI组14只(53.85%)及PH组4只(15.38%)。HT组与非HT组T2加权示踪(T2WT)、平均扩散系数(DCavg)、各向异性系数(FA)、容积比(1-VR)、指数衰减(EA)均有明显差异(P<0.001~P= 0.039)。有HT动物的HT区与非HT区的T2WT、DCavg、FA、及EA值差异显著(P<0.001),1-VR值无明显差别。HI组与PH组HT区DTI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TI有可能预测兔脑梗死后是否继发出血。

  • 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