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为研究浙紫薯 1 号及其突变体新栗的遗传转化及 IbMYB1 基因控制紫甘薯花色苷的合成机理奠定材料基础。[方法]以浙紫薯 1 号及其突变体新栗为研究材料,选择不同部位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进行甘薯离体再生体系及胚状体诱导试验。[结果]利用茎尖、带芽茎段的外植体在 MS(+0.000 3 g/ml VB 溶液)培养基中培养可快速获得无菌试管苗;在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中,新栗的叶柄在 LS 培养基中的出愈率较高,同一品种的甘薯其茎尖、茎段的出愈率均高于叶片、叶柄的出愈率,不同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最好的是茎尖,其次是茎段,叶片和叶柄的生长状况都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愈伤组织黄化、褐化、皱缩、变枯性状。诱导胚状体发生的培养基为 LS+4 mg/L 脱落酸(ABA)+1 mg/L赤霉素(GA3)+ 蔗糖 30 g/L+ 琼脂 6 g/L(pH 5.8)。[结论]初步建立了甘薯离体再生体系,并从叶片、叶柄、茎尖、茎段不同外植体都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利用茎尖、茎段的胚性愈伤组织成功诱导出胚状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