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六棱菊总黄酮(LA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塑造UC大鼠模型,并予以不同剂量的LAF进行干预,用HE染色病理学检侧LAF对UC的疗效,用FCM检测LAF对大鼠UC模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率,用DNA琼脂糖电泳检测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黏膜细胞Bcl-2、Bax、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AF对UC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经不同浓度的LAF作用结肠黏膜细胞后,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数目减少,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琼脂糖电泳DNA典型的梯形条带消失,伴随Bcl-2蛋白表达上调,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5),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Bcl-2/Bax比值下降(P<0.05)。结论:LAF对UC大鼠模型有着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凋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