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一位大儒。他反思、批评了王门学者尤其是王学末流空谈心性、说玄蹈虚等弊病,并将明王朝的灭亡与王学末流空疏、玄虚的学风联系起来。顾炎武致力于将王学由"虚"扭转为"实",进而倡导"明道救世"的经世致用之学,这对王学以及明末清初学术的健康、理性发展有所裨益。不过,他对王学的辩难、指责也有不合理之处。心性之学并非一无是处,恰好相反,它是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排斥心性之学的做法无疑是失之偏颇的,事实上,心性之学与经世之学是可以并行不悖的。明王朝的灭亡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顾炎武将其主要归咎于王学末流的空谈心性,这种观点同样站不住脚。

全文